(五) 個人能力 > 老馬識途
老馬識途
春秋時期,齊國有位英明的君主,叫齊桓公。齊桓公有個信任的官員,叫管仲。
有一天,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,有人突然報告,說北方的一個叫「山戎」的少數民族,侵犯了齊國的盟友——燕國,劫奪糧食、牲畜和財物,燕國便派人來求救。於是,齊桓公便帶著管仲,親率大軍,前去援救燕國。
山戎的首領聽說燕國找來了齊國幫忙,知道打不過,就帶著一些親信和金銀財寶,向鄰國——孤竹國跑了,向孤竹國國君求援。孤竹國一位大臣獻計說:「北方有個地方叫『迷穀』,那裡沙漠茫茫,路途難辨。如果能把齊軍引入『迷穀』,不用一兵一卒,就能使齊侯人馬全軍覆沒。」
孤竹國的將領依計將齊侯人馬騙進了沙漠,茫茫無垠的黃沙,好似靜靜的大海,分不清東西南北,也辨不出前後左右,才拐了幾個彎就找不到路了。
這時,太陽已經下山,夜幕籠罩著大地,四周漆黑一片,西北風一個勁地刮,凍得士兵直發抖。好不容易等到天亮,才發現人馬已零散不全。齊桓公命令趕快尋找出去的道路,但大隊人馬轉來轉去,怎麼也走不出這個迷穀。
這時,管仲猛然想起老馬大多認識歸途,便對齊桓公說:「老馬識途,不如挑選幾匹老馬,讓它們在前邊走,興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。」
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,但又沒有別的辦法,就同意一試。於是管仲挑了幾匹老馬,讓它們在前邊走,大隊人馬跟在後頭。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著,果然走出了迷穀,回到了原來的路上。大家死裡逃生,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。
從此,「老馬識途」也成為一句廣為流傳的成語,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。

課後小劇場
書蟲Bitbit:「這個週末,我們一起去穿越黑森林吧!」
書蟲Bolster:「你膽子太大了,我不認識路,我可不敢去。」
書蟲Bitbit:「放心吧,我我和家人去過好多次了,『老馬識途』,不會讓你迷路的!」
書蟲Bolster:「那好吧,靠你啦,老馬!」
詞性: 褒義詞
近義詞: 識途老馬、老當益壯、輕車熟路
反義詞: 不知所以
例句: 他雖然年事已高,但老馬識途,做我們的顧問再合適不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