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一) 事情影響 > 一葉知秋
一葉知秋
大家如何判斷秋天何時到來的呢?看日曆?看天氣預報?還是等滿山的樹葉都變得金黃一片?
漢朝淮安王劉安編著的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中說:「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。」一「歲」,便是一年;「暮」,黃昏,引申為將盡,意思是說,看見一片樹葉的凋落,便預知一年將要到頭了。
後來在唐人的詩中,有了引出「一葉落而知秋」的名句:「山僧不解數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」意思是,山裡的和尚並不計算年月,但他們早起打掃的時候,見到一片樹葉落了下來,便可知天下已是秋天了。
一葉知秋,意思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來。後人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,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。

課後小劇場
書蟲Bolster:「你有沒有覺得媽媽都特別厲害?」
書蟲Bitbit:「為什麼這麼說?」
書蟲Bolster:「她可以通過我回家做作業的情況,就『一葉知秋』,看出我白天有沒有認真聽課,甚至哪裡沒有認真聽。這『一葉知秋』的本事我真是佩服。」
書蟲Bitbit:「你的確應該佩服,以後還是乖乖聽課吧!」
詞性: 中性詞
近義詞: 見微知著
反義詞: 以偏概全
例句: 智者對於世事的認知,往往是由微觀著,一葉知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