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六) 行為處事 > 螳臂擋車
螳臂擋車
春秋時,齊國有位國君——齊莊公。有一次,他坐車出去打獵,忽見路旁有一隻小小的蟲子,伸出兩條臂膀似的前腿,想來阻擋前進中的車輪。
莊公問駕車的人:「這是一隻什麼蟲子?」
駕車的人答道:「這是一隻螳螂,它見車子來了,不知趕快退避,卻還要來阻擋,真是不自量力!」
莊公笑道:「好一個出色的勇士,我們別傷害它吧!」說著,就叫駕車的人車子靠邊,讓開它,從路旁走過去。
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開了。人們都說莊公敬愛勇士,便有好多勇敢的武士,紛紛來投奔他。
但是,後人用「螳臂擋車」,卻跟隨駕車的人的用法,不比喻出色的勇士,而是比作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。

課後小劇場
書蟲Daris:「量子比特,你這是要去學跆拳道嗎?」
書蟲Qubit:「不是不是,我是要去打跆拳道比賽!」
書蟲Daris:「啊?你這麼瘦弱,要是遇到很壯的比賽對手,豈不是螳臂擋車?」
書蟲Qubit:「瘦沒有關係,我要用我高超的技巧來打敗他。」
書蟲Daris:「好吧,那祝你好運!」
詞性: 貶義詞
近義詞: 以卵擊石
反義詞: 量力而行
例句: 你這麼瘦小,想要對抗他,簡直就是螳臂擋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