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) 性格品德 > 急功近利
急功近利
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,當時的士人都以師禮尊奉他。
漢武帝時,董仲舒本來在諸侯王那裏,擔任國相之職,但是沒過多久,就因才遭妒,受其他官員的排擠。好在,漢武帝親自赦免了他,讓董仲舒去做膠西王的國相。

實際上,這是董仲舒的政敵——丞相公孫弘的陰謀。膠西王是漢武帝的兄長,依仗自己是漢室宗親,有恃無恐,驕橫暴戾。之前朝廷派去的國相,統統被他以各種罪名斬殺,無一倖免。

然而,讓公孫弘沒想到的是,因為董仲舒的聲名與才學,膠西王不但沒有殺他,反而十分敬重他。

有一次,膠西王對董仲舒說:「勾踐的賢明,加上范蠡、文種的才能,我認為這是越國的『三仁』,你怎麼看待這『三仁』呢?當初齊桓公有問題請教管仲,我的疑慮就由先生解決了。」

董仲舒回答說:「雖然我才疏學淺,沒能力決斷大王的疑慮,不過大王向我提問,我不能不盡我所知回答。

「我聽說,過去魯國國君問柳下惠:『我想攻打齊國,你看怎麼樣?』柳下惠回答說:『不行。』

等柳下惠退下去後,才滿臉憂愁地自言自語說:『我聽說,陰謀侵略鄰國的,不會向仁愛者討教,這次國君為什麼問我呢?』可見,柳下惠這樣的賢人,連被問到都覺得羞恥,更別說參與討伐齊國了!

「由此看來,越國本來就一個仁人也沒有,哪來的『三仁』?所謂『仁人』,是不急功近利,也就是端正自己奉行的道義,而不謀求眼前的小利;修養自己信奉的理念,而不急於取得成果;致力於以德教化民眾,而使社會風氣大變——這才是仁的最高境界,堯、舜、禹就是榜樣!」

後來,人們便以「急功近利」,指急於求得成效,貪求眼前利益的行徑。

【課後小劇場】

書蟲Tara:「艾音韻,看!這是我的小金魚!是不是比上次見到大了很多呀?」

書蟲Ava:「好像是!我上次見它們就是上週而已啊!你對它們做了什麼?」

書蟲Tara:「嘻嘻,我每天喂它們十次!這樣它們就能快快長大,給我的朋友們驚喜了!」

書蟲Ava:「你這樣也太急功近利了吧!小心喂過頭,把它們撐死呀!」
詞性: 貶義詞
近義詞: 急於求成
反義詞: 急於求成
例句: 搞學術研究需要刻苦鑽研、長期努力,不可急功近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