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三) 事情狀態 > 萬無一失
萬無一失
秦朝末年,漢將韓信滅了齊國,被劉邦封為齊王。

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韓信是舉足輕重的人物,勸他不要跟隨劉邦,自立為王,與楚漢三分天下,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。成敗在於決斷,現在行動可以萬無一失。然而,韓信並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。

天下平定後,漢高祖劉邦認為韓信的封地都是戰略要地,便將其封地遷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區。

遷移封地之後不久,韓國都城馬邑被匈奴包圍,因韓信屢次向匈奴求和,朝廷懷疑其有異心,韓信遂起兵反叛,投靠匈奴。

漢高祖劉邦率軍親自征討,韓信逃往匈奴,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,還引誘了代相陳豨造反,在其又一次帶兵攻漢之時,被將軍柴武在參合斬殺。

【出處】《史記.淮隊侯列傳》:「以此參之,萬不失一。」
【解釋】指非常有把握,絕對不會出差錯。也作「萬不失一」、「萬無失一」。
詞性: 中性詞
近義詞: 十拿九穩
反義詞: 挂一漏萬
例句: 為確保這次運動會萬無一失,工作人員把整個運動場又精心地檢查了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