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五) 事物評價 > 畫龍點睛
畫龍點睛
南北朝時期的梁朝,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,他的繪畫技術很高超。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,修建的很多寺廟,都讓他去作畫。
傳說有一年,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東寺作畫,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。他答應下來,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。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,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。
張僧繇畫好後,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,都稱讚畫得好,太逼真了。可是,當人們走近一點看,就會發現美中不足的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。
大家紛紛請求他,把龍得眼睛點上。張僧繇解釋說:「給龍點點上眼珠並不難,但是點上了眼珠,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。」
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,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,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? 日子長了,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。
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,不得不答應給龍「點睛」。這一天,在寺廟牆壁前有很多人圍觀,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,提起畫筆,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。
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。他剛點過第二條龍眼睛,突然間天空烏雲密佈,狂風四起,雷鳴電閃,在雷電之中,人們看見被「點睛」的兩條龍震破牆壁,淩空而起,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,飛向天空。
過了一會,雲散天晴,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,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。再看看牆上,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,而另外兩條被「點睛」的龍不知去向了。
後來「畫龍點睛」這句成語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,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,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。

課後小劇場
書蟲Tara:「何博博,你可以幫我看看這篇作文嗎?我總覺得我寫的還差點什麼。」
書蟲Bugbug(拿過作文):「我覺得你可以再多些一些事例,然後抒發一下自己的真實感情就行了。」
書蟲Tara(拿回作文寫了幾句):「這樣行嗎?」
書蟲Bugbug:「嗯,這樣好多啦!最後一句抒發感情的句子,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!」
詞性: 褒義詞
近義詞: 錦上添花
反義詞: 畫蛇添足
例句: 一個好題目,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,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