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 人物語言 > 噤若寒蟬
噤若寒蟬
寒冷季節時,聽不到蟬叫聲,所以古人用「寒蟬」來比喻不說話。

東漢時,大臣杜密是一個正直敢言的人,他為官清正,執法嚴明。

杜密去官回鄉後,對政事仍十分關心,常向太守推舉賢人,揭露惡行。當時有位與杜密同鄉的高官劉勝,也辭官還鄉。劉勝為人明哲保身,不問政事。

有一天,太守王昱對杜密稱讚劉勝是個不過問時政的清高之士。杜密知道太守是嫌他愛管閒事,激勵他向劉勝學習,就說:「劉勝曾任大夫,現在退休了,每天仍接見不少重要人士,理當多關心政事。可是他知道有賢能的人,卻不往上舉薦;知道不好的事,也不肯向上通報。為了保全自己,像寒蟬似的不聲不響,這是國家的大罪人啊!而我見到有志於正義、盡力行善的賢者就向您推薦,見到違背正道、喪失節操的人就向您糾舉,使您賞罰得宜,英名遠揚,報知遇於萬一,實在不是我想多事啊!」

太守聽了杜密的話,對杜密又敬佩又慚愧,就待杜密更好了。

後來「噤若寒蟬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不敢說話。

【出處】《後漢書.卷六七.黨錮列傳.杜密》:「劉勝位為大夫,見禮上賓,而知善不薦,聞惡無言,隱情惜己,自同寒蟬,此罪人也。」
【解釋】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。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。
詞性: 中性詞
近義詞: 緘口結舌
反義詞: 口若懸河
例句: 母親只用眼角一瞄,我們馬上閉緊嘴巴,噤若寒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