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六) 行為處事 > 上下其手
上下其手
楚襄王二十年,楚國出兵攻打鄭國。鄭國大將皇頡率兵抵抗,不幸被俘,成為楚將穿封戍的俘虜。穿封戍帶著皇頡回國領賞,誰知中途殺出個公子圍來,硬將皇頡給奪了去。公子圍說動皇頡,希望他不要洩漏是他奪人這件事的真相。

但是穿封戍不服氣,就向楚王告狀。楚王決定這件事請伯州犁來處理。伯州犁就把穿封戍和公子圍都找來,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意見,他們都說自己有理。

伯州犁對楚王說:「解決這件事最好的辦法是問俘虜本人,自己被誰所虜是不會搞錯的。」 便命人把皇頡帶上來,舉手向上指向公子圍:「這是國君弟弟。」又舉手向下指向穿封戍:「這是縣尹。」又問:「究竟是誰捉住你的?」

皇頡也是聰明人,聽了伯州犁的語氣,看了他的手勢,就心領神會,表示是被公子圍所俘。

伯州犁通過兩個動作,就當著楚王的面,向囚犯說明了利害關係,誘使他攀附更有權貴的一方。


【出處】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伯州犁曰:『請問於囚。』乃立囚。伯州犁曰:『所爭,君子也,其何不知?』上其手,曰:『夫子為王子圍,寡君之貴介弟也。』下其手,曰:『此子為穿封戌,方城外之縣尹也。誰獲子?』囚曰:『頡遇王子,弱焉』。」
【解釋】比喻暗中勾結,隨意玩弄手法,串通作弊。
詞性: 貶義詞
近義詞: 營私舞弊
反義詞: 光明磊落
例句: 考試的時候,有些同學會上下其手地應對。